最近一段时间,华为动作频频,从Mate 60 Pro,到问界新M7,再到华为大金表,每块的讨论热度还挺高的,所以整个华为产业链都比较活跃。而昨天,半导体也传来了利好。韩国总统办公室通报,美国同意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 ...
最近一段时间,华为动作频频,从Mate 60 Pro,到问界新M7,再到华为大金表,每块的讨论热度还挺高的,所以整个华为产业链都比较活跃。 而昨天,半导体也传来了利好。 韩国总统办公室通报,美国同意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向其位于中国的工厂提供设备,无需其它许可。 这意味着在无需单独批准的情况下,三星电子、SK海力士可以向中国工厂供应含美国技术的半导体设备。 所以今天,华为产业链、存储、算力相关的半导体板块表现都还不错,算是这个疲敝行情下少数的亮点。 ![]() 放松了,但没全松 讲道理,美国放松韩国半导体出口这个消息并不新鲜,6月份就有外媒报道过。 作为全球最大和第二大存储芯片制造商,三星电子、SK海力士在中国市场深耕多年,已经拥有较大规模的产能,两家公司都投资了数十亿美元。 像三星电子在西安生产NAND闪存,全球40%的产能都放在中国;SK海力士也在无锡生产DRAM芯片,在大连生产NAND闪存。 如果完全截断先进设备的出口,那这两家存储器制造商在中国的晶圆厂就很难发展,对这两家半导体巨头是不利的。 并且在他们的限制下,咱们国家在半导体方面投入极大,长此以往韩企的既得利益受损可能更大,韩企撑不住,美国的政客没办法忽视头部芯片大厂的利益诉求。 现在美国的操作也是两边权衡,一边要照顾芯片龙头的利益,另一方面在高端制程上还要继续搞封锁。 今年9月22日,BIS 宣布就《2022 年芯片和科学法案》发布“护栏”规则的最终规定,防止中国和其他被认为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担忧的国家使用半导体制造补贴。 所以,幻想是不要有幻想的,还是得坚持自主可控道路。 自主可控的关键是设备和材料 这段时间我们一直在说半导体,之前讲过的嘉实中证半导体指数增强(014854)主要就是聚焦自主可控,今天表现也还可以。 嘉实中证半导体指数增强对标的是中证半导体产业指数,这个指数主要布局的半导体设备和材料。 这是整个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根基,也是咱们最被卡脖子的方向,现在基本都被美日欧垄断,也是自主可控最关键的点。 ![]() 基金经理刘斌选择重仓上游就是出于这种考虑。 我们看嘉实中证半导体指数增强的重仓股,北方华创、中微电子这种设备巨头不用说了,晶盛机电业务涵盖半导体和碳化硅设备,芯源微是日企霸榜环境下,本土企业在涂胶显影领域唯一的牌面,江丰电子做的是耗材,安集科技做的是抛光液,拓荆科技做的是PECVD薄膜设备,至纯科技是做制程设备...在设备耗材上确实有所倚重。 而从2022年成立以来,嘉实中证半导体指数增强相对中证半导指数也做出了一定超额,之前看过北落和刘斌的访谈,很踏实的一位基金经理,是认真搞研究的人,所以我很放心。 万事俱备,现在就等着半导体周期回归了。 等待周期见底 大家知道,半导体是典型的周期成长行业,周期来自于产能供需关系的错配,成长来自革命性技术的问世。 国庆假前看弘尚资产有篇推文,对这块儿讲的很透彻。 判断半导体的位置,我们首先要定义半导体的周期类型,即1-2年维度由需求主导的库存短周期、3-4年维度由供给主导的价格中周期、10年维度由技术主导的创新长周期。 对当前的市场判断,大家的共识都比较一致,短周期差不多已经见底、中周期尚未完全出清、长周期正处于新的起点。 CINNO Research统计数据显示,2023上半年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厂商市场规模 Top10营收合计约162亿元,同比增长39%,其实已经在向好的方向迈进了。 所以说,打铁还要自身硬,只有我们的半导体企业竞争力越来越强,美国及其盟友的忌惮才会越多,只有我们与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美国制裁我们的阻力才会越大。 这就是我常识性的理解,方向判断好了,剩下的就交给基金经理吧。 |